這兩天對我來說,真是神奇而有趣的日子。花了三四天撰寫〈哲學家來創業: 打造哲學界的獨立新媒體〉一文之後,我發覺該文太長,討論的議題過多,一直考慮要不要拆成幾篇文章依序發表,最後因為太懶太累就算了。為此,還特別在文章開頭寫了警語,提醒網友們沒有心理準備不要來看。結果不曉得是否反而產生了「大白熊效應」1
,文章的點閱數發表後的短時間內就破千,社群推送紀錄顯示八百多次的FB分享,而且還在增加中。同時一直有人跑來留言回應,或透過網站寫信給作者。
寫文章本來就是希望別人來看的,這樣的成果對很多長期寫部落格或者對已經對「點閱率成癮症候群」免疫的朋友來講可能沒什麼,但對本部落格而言卻是很稀奇的事情。一來,眼尖的朋友可能會注意到,本部落格已經將近一年的時間沒有發表新文章了,可以說荒廢已久的化石網站。二來,本站不是專講哲學的網站,寫的比較多是一些與 Drupal 架站技術相關的文章。而就算是哲學文章,最受歡迎的也是我在三年前翻譯國外教授的文章,自己寫的文章(不管哪一種)反倒沒什麼人看。會有今天這個現象,(容我自我膨脹地)推測除了有社群網絡推送的加持之外,應該是內容有講到一些市場上的重點或痛點,才引來這麼多關注。
〈哲學家來創業〉一文旨在提出一個創立哲學媒體組織的專案構想(project),發表之後立即獲得很多正面回饋,其中包括對於「某些掛以『哲學』之名的活動可不可以作為一種收費服務」的討論。此外,今早看到網友 「推廣」哲學二三事
對於這些討論,我首先是感到非常開心,畢竟對寫作者來說「比被別人議論還糟糕的事情,就是不被別人議論」。有人願意討論,那真是再好不過。以下我打算透過回應
的文章來進一步的釐清一些我在專案中提出想法,順便回應上一段提到的「哲學之名」的問題,最後對專案可能發展的方式提出一點反省與具體作法,希望這些討論能夠對此專案所訴求的對象—哲學人們—產生更大的刺激,讓更多人願意走出書齋,一同來冒險創業。警語:本文沒有像〈哲學家來創業〉那麼長,但是也不短,而且還得參照另一篇文章一起看才行。建議沒有耐心的讀者現在就速速離去,善待自己。
「推廣」哲學二三事 「推廣」哲學二三事 主要分為兩個部份,第一部份是對哲學媒體此專案的核心目標「推廣哲學教育」的具體內容提出懷疑與異議,第二部份是提出作者自己的另類看法,主張用「引誘」或「誘惑」來取代「推廣」一詞所代表的概念,認為「誘惑」更能夠區別出不同市場對象與推行策略,勝於「推廣」一詞所暗示的同質化思維。
第一部份,按照我的理解,可以分析成以下幾點批評:
- 錯誤預設。〈哲學家來創業〉一文有個預設:認為哲學人俱備大眾所需要的知識與能力,「推廣」這件事理所當然,只是策略與方法不夠親民。問題是這個預設很可能是錯誤的:大眾不一定需要哲學(或者不是所有人都需要),而哲學人所俱備的知識與能力也不一定是大眾所需要的,或者其實比老百姓對世界的認知來說還沒有價值。
- 缺乏想像力。前述錯誤的來源之一,是對大眾的想像過於貧乏,把他們都想成同樣的、均質的對象,對哲學有一樣的需求,需要被施以同樣的教化或訓練。然而事實可能是,每個人對哲學的距離與需求都不同,甚至八杆子打不著。無差別的推廣工作可能只是白忙一場。
- 「哲學」不是這樣用的。作者把「哲學」從「哲學理論」、「理性思考」、「邏輯/修辭學」區別出來,認為對哲學的教育或推廣不等於在推行後三者,若成立一個社會企業來專門從事對後三者(或類似的事情)的推行,就算成功了,也不是在推廣哲學。
- 價值不等於價格,你要賣的東西不見得有錢能買得到。作者認為〈哲學家來創業〉打算要成立社會企業來推廣哲學教育這件事,暗示了「哲學商品化」或「哲學成為廉價商品的包裝標籤」這個可能。然而,作者認為哲學教育的目的是在訓練如何成為哲學家,而後者需要求學者付出比金錢還要可觀的代價——不是高學費,而是親身高度投入、經過長時間歷練而無法速成。一個企業能否提供這樣的服務或訓練,相當令人懷疑;消費者在付費購買相關商品時,恐怕也只是附庸風雅、自欺欺人。
第二部份的批評則與第一部份有關,根據作者對大眾、哲學與哲學教育的看法,他認為用引誘或誘惑的作法,在(實際上是)異質、多元的大眾之中,吸引有主體性、有意願從事哲學思考的群體,對他們投入哲學教育,才是正解。相對於此,無差別、一般性的普及推廣,則不脫洗腦、灌輸之嫌。就作者的看法來說,姜太公釣魚的作法比起一個社會企業小販叫賣的作法更來得有價值、必要性。
要多少哲學家來換一個燈泡
在回應
「推廣」哲學二三事?
三個。一個在換燈泡,另外兩個在爭辯這樣做是否有意義,還有誰該去扶梯子。4
這個笑話好笑的地方,我認為,不是在於凸顯出哲學家總愛辯論,而在於它對於哲學家面對實際問題之常見態度的刻畫竟是如此逼真。尤其是,你越了解學院裡的哲學工作在幹嘛,你越是會忍俊不住。(當然眼睛要放亮點,在公共場合講這個笑話的時候,要先確定旁邊沒有老師在場才行)
而我講這個笑話的目的是想點出說,雖然哲學家不是沒有解決問題的能力,但他們往往把能力發揮在探討問題、挖掘更多問題,而不是真的要處理它。這絕對不是沒有價值的工作,特別是,哲學問題往往是出了名的艱難,哲學家提出來的解決辦法也不是像常人聽起來的那樣沒深度。只是說,如果連換個燈泡、解決生存問題時還這樣搞,那就好笑了。
對於那些年,我們一起考過的哲學會考……〉這篇文章。)長期的哲學訓練給我的一個重要教訓就是:沒有單一的方式可以解決所有的問題。5
的4點批評,我可以接受 1. 和 2. 這兩個有連帶關係的批評。我在寫〈哲學家來創業〉時的確沒有去深究「社會大眾」、「家長」和「學生」這些語詞所表示的對象,也沒有去管他們是不是鐵板一塊,是否都需要哲學的滋養等等。不過,要澄清一下的是,和 ,我並不認為所有的人都會需要哲學訓練和教育。就我的觀察,哲學某程度上很像宗教,大家都很好奇,但有能力去搞懂的人不多,而有些人聽到要捐香油錢才有保佑的時候跑的比誰都快。這是為什麼我沒有在文章中主張要用「推行高中教育必修哲學」的方式來「推廣」哲學;因為這不僅不現實,甚至反而有害。(詳情可參考〈我沒有辦法接受的部份,是皮亞諾公理一樣能算術,以為康德是個感冒藥品牌或朱熹是個藝人也一樣可以做出道德推理(更好的是,他們更比較容易做出行動)。然而,我認為在這些理論之外,哲學思考中的抽象思考、深度推理與思辯能力、批判反省能力、認識與分辨價值的能力...等等,仍是社會大眾所欠缺而值得向他們推行的東西。我甚至認為這點是自明的6 。而哲學工作者學習到的哲學史、哲學術語、哲學知識,也有助於破除一般人對哲學的想像與誤解。退一萬步來說,比起老生常談或大老闆訴諸個人體驗對畢業生的訓話來說,哲學工作者的知識與技能有著更高的價值。
哲學工作者所俱備的知識與技能可能比常民的世界觀來得不重要或根本沒價值(所以大眾根本不需要這些東西)。這部份我推測 東西。如果是的話,我同意這些東西的確沒有向大眾「推廣」的價值與必要;畢竟,那是給學者們用來發表升遷用的東西,而老百姓不懂批評 3. 與 4. 是相互關聯的,主要是根據
對哲學教育與訓練這件事的看法而來。我同意這個看法,但是我不認為 3. 與 4. 是對我提出之專案的批評。哲學家擅長處理抽象而複雜的議題,願意投入漫長時間進行研究而得出少數而嚴謹的成果,又得因為這些議題深度不為外人能夠輕易領會欣賞而得忍受寂寞。我同意
,認為當一個哲學家得付出金錢之外的代價,經受哲學訓練需要一個人有著對哲學的熱愛與信仰,否則不僅撐不過磨練,也只能學到一些皮毛功夫而已。我也相信,哲學教育並不是在訓練一個人能夠用華麗的詞藻與複雜的術語來堆砌回答哲學問題的精緻論證以顯示自己高超的聰明才智而已。這些都對,只不過,這個看法的正確性與有效性僅限於學院教育。
按照
就是目前學院生產哲學家的那一套(交錢拜師、長時間苦練、出師)。如果是這樣的話,一個企業怎麼可能在學院外提供這樣的教育呢?叫這個企業去辦私立大學或研究所還比較快一點。(然而學界目前面臨的窘境就是,大學太多而生源不足。)我提出的哲學媒體社會企業,其目標是在擴大學院教育嗎?不是。這個專案的目標在於「推廣與普及哲學教育」,不是在生產專業哲學家。所以3. 與 4. 無法構成對這個專案的批評。以哲學之名
「推廣」哲學二三事 以及〈哲學家來創業〉回應中對於「哲學諮商」此一議題的爭辯,有著同一種動機,就是想替哲學「正名」。
哲學活動的本質是什麼?什麼樣的活動可以被冠之以「哲學」之名?(批判思考可以?心理諮商可以?能不能有設計網頁圖示或髮型的「哲學」?)
我發覺,在討論這些問題的時候,哲學人好像都有一種失去詮釋權的焦慮,也就是不滿意「哲學」被以某種方式來使用或者被冠在不恰當的地方上,欲透過分析與澄清來取回這個權力。所以一聽到「哲學諮商」或「剪髮哲學」之類的語詞,哲學人就急了,趕忙出陣相搏。然而若你去追問怎麼樣才是正確的用法,可能10個哲學人給你11種回答還附贈一堆希臘文或甲骨文的考證資料。
這樣的焦慮,我認為,來自於哲學人一直自問「哲學算不算是一種專業」的這個自我懷疑。你說哲學是一種專業,好像把這件事搞 low 了,宛如給翠玉白菜貼了標價就沒價值了一樣;然而你說哲學不是一種專業,那聽起來似乎比把它搞 low 了還更沒價值。你怎麼回答這個問題,會影響到你怎麼去「正名」的方式。
哲學不是一種(技術)專業,不是隨便誰都可以學得來的。他主張教授哲學不同於教授哲學理論、理性思考等等,而是比這些東西還要更高層次、更個人化的事情。自然,他反對用單一方式來推廣哲學,而要用引誘的方式來吸引「有緣人」來念哲學。對「哲學諮商」一詞抱有疑慮的哲學人們可能認為哲學是一種專業,不該和另一種專業—例如心理諮商—混同,搞得哲學變成陪襯學科。他們或許認為用各種方式去推廣哲學是必要且有價值的,只是不能夠用這種掛羊頭賣狗肉的手法去推行。
我的看法是,這兩種講法都有道理,但都無助於實現我提出的專案。
「推廣」哲學二三事 屬於學術訓練的高度標準。由於把哲學訓練圈限學院哲學裡頭,這種高標準容易獲得學界與哲學人的認同。然而這無法解決學界目前面臨的問題:就是因為標準高、門檻高,所以能夠參與的人本就少;而哲學學生缺乏前景,更導致了情況惡化。我認為不一定要用把「哲學」的用法限定在這麼高的標準上,當我在說「哲學推廣教育」時,我可以是指教授批判思考、理性思辯或經典閱讀這些「屬於」哲學一部份的能力,而非「次於」高標準學院哲學的事情。這個專案能夠解決困境的地方,在於它是一個媒體組織。不管學界對哲學教育的策略是姜太公釣魚的誘惑有緣人,還是阿彌陀佛普渡眾生,這個媒體都有傳播與擴大受眾的能力,告訴(inform)那些有緣人說,這邊還有一個有價值的選項。
對「哲學諮商」感到懷疑的哲學人們則是用一種類別的(categorical)標準來區別哲學和心理學,本著哲學的本位而拒絕被心理學吸納的可能。7 就我的觀察,這樣的懷疑多來自於特定的哲學學門,比方說推崇理性思辯、獨立思考的分析哲學,但不見得會來自於其他的哲學學門,例如現象學、甚至中國哲學。我認為,這樣訴諸學門而拒絕跨界合作的可能性,不僅同樣有窄化哲學的傾向,也欠缺對「哲學諮商」一詞用法的想像力。如果有個退休公務員渴望閱讀《傳習錄》或了解「鵝湖之會」在會啥,找個讀中國哲學的博士生一對一討論、求教,可不可以算是「哲學諮商」?或者有個家庭主夫希望了解《第二性》,但因為面子問題而不好意思參加讀書會,希望找個研究女性主義的研究生私下談一談,這可不可以是種「哲學諮商」?你不喜歡別人用某個字眼的用法,除了說這樣用不好之外,你也可以試著去轉變或擴充它的意義。
最後,提個許多人可能會有的困惑:不管是根據高標準還是類別性的哲學定義,到底提供哲學服務(包含上面談的那種「哲學諮商」)可不可以收錢盈利?
我說,這根本不是個問題:提供服務本就可以收錢。如果你認為請人幫你打掃家裡或架設網站都該付費,那為什麼接受哲學教育、諮詢或服務就不用呢?就算哲學思考具有高度價值,哲學訓練為啥不能有價格呢?去掉「有價格就 low 掉」的迷思,哲學除了是一種教育產業之外,沒什麼道理不能成為一種服務業。重點在於,它不該成為純粹利潤導向的服務業,比方說提供「代寫博士論文」或「代寫哲學作業」這種違背哲學教育初衷的服務。為什麼要以社會企業的模式來組成提供哲學服務的組織?因為這類型的企業的主要願景在於落實有高度價值的核心思想,而能把社會利益擺在組織盈利之前。
至於消費者們會不會因為買了一個印有「存在主義」字樣的馬克杯就自嗨文青起來,或者看了一部線上的佛學會議轉播就認為自己已經頓悟得道了,就不是這個社會企業能夠管到的事情了。
哲學媒體專案的可能發展
在講述我對成立獨立哲學媒體的具體想法之前,我先談個實例,顯示出以社會企業的方式來成立一個獨立媒體的必要性。目前,在市面上可以看到許多這樣的新媒體專案,比方說苦勞網、上下游、新頭殼、沃草...等等。而我要談的例子,不是這些站穩腳步的新媒體,而是個悲劇性的舊媒體,也就是公共電視。
以公共電視的發展為鑑
我小時候很討厭看公共電視,因為公視的節目比起其他節目來說,調性很軟又沒有膳色腥,對小孩或年輕人來說沒有多少吸引力。等到大了,電視台的數目爆炸性的多到一百多台、被很多爛節目轟炸過之後,才發現公視提供的節目真的很優質。當然,這個轉變這一部份是因為我受了哲學教育,而公視也慢慢在進步。
從公視的節目來說,可以看到它不斷嘗試去成為一個獨立而有品質媒體的企圖。它沒有廣告,所以不用看廣告主的臉色來製作節目,新聞中也沒有(出賣媒體靈魂的)置入性行銷這種問題。它的政論節目和藝文節目,讓有識之士感到台灣還有那麼一絲絲希望。別看它是舊媒體,它也有不錯的新媒體策略,比方說建置 PNN 新聞議題中心 或 Peopo 公民新聞等等。它的平均收視率很低,但是想必它也不那麼在乎。
那為什麼說它是一個悲劇性的例子呢?因為它成立的目的是為了實現獨立、優質媒體這樣的價值,但受制於營運條件,它沒有辦法真正落實這樣的目標——它的營運經費主要來自政府運算,而政府的干預讓它無法完全獨立自主。熟悉公視發展的朋友都知道「公視董事會難產兩年半」的事件8 ,導因於執政黨立委在 2008 年開始透過凍結預算與修改公視法、增加董事數目等手段,讓政黨惡鬥介入董事提名過程,造成一再無法成案的混亂僵局。這個僵局難解的程度,連文化部長都喊出要廢除公視的提議。而即便最後終於選出了董事會,還是看到有人提出「因為公視不賺錢,還是乾脆關掉比較好」的主張。
一個有理念的媒體,因為不賺錢,常被習慣市場導向的人嗆聲說關掉算了;而就算它賺了錢,管理階層與營運經費也仍舊受制於政黨操控,無法自主。這不叫悲劇,那什麼叫悲劇?
作為一個媒體,公視製作團隊這幾年的努力值得欽佩與讚許,他們所欲實現的價值更值得肯定。然而,它的營運方式讓它注定無法變成它理想中的獨立媒體。為什麼我認為要以群眾募資+小額捐款的方式來成立一個獨立的媒體組織,而儘量不要去靠政府、企業?主要就是因為看到公視這個前車之鑑。
創業維艱
假設我心目中的哲學媒體成立了,它該不該想辦法去賺取群眾捐款之外的錢呢?為了維持它的獨立性與內容品質,我認為,它應該也必須要去主動賺取能夠維持營運的經費。
這個哲學媒體會不會賺錢而能夠達到自給自足的目的呢?就看我們能否有足夠好的創意,設計出好的產品或服務模式,獲得足以支持專職人員薪資以及舉辦活動的經費。
在〈哲學家來創業〉裡,針對想像中的哲學媒體,我規劃了一些它該肩負的任務以及執行這些任務所需的人才。目前,這些規劃都停留在「發想」的層次裡,還沒有進入到具體計劃的部份。作為一個創業計劃,光靠一個人想是不夠的,我需要創業夥伴一同來想出更具體的規劃。比方說如何組織一個公司、去哪裡找攝影人才、如何籌措經費與管理經費、該怎麼樣規劃薪資、要架設什麼樣的網站,還有這個專案的該取個什麼樣響亮的名字9 ......等等。
目前我收到幾位網友的來信,表達對這個專案的參與意願。有一位在法國準備攻讀博士的研究生,一位在美國讀博班的研究生,一位在媒體任職的哲學人,一位仍在服兵役的準研究生。我之前說過超過5個人就開個線上群組來共同討論,不過還差那麼臨門一腳啊。如果你對這個專案有興趣,不一定需要是哲學人,一樣可以挖洞給自己跳來加入的。請直接透過網站聯絡我。
如果真開成了群組,就透過 google drive 或 Hackpad 開始共筆撰寫提案與計劃書,完成了就公佈出來。
(7/6更新:專案已在 7/1 發起群組討論,目前已經有超過十人加入。詳見〈哲學新媒體專案——招募中〉一文)
結語
創業這種事情,對多數的哲學人來說不是一個尋常的選項。創造一個以哲學為報導對象同時又能提供哲學服務的獨立媒體,我想,對很多哲學人來說應該也很新鮮。這些新奇的想法能否吸引哲學人的加入而獲得實現,就看大家對眼前困境的認識有多深、有多強烈的企圖心去做出改變,以及有多大的勇氣願意去冒險。
面對不確定的環境變遷和人生境遇,或許找份穩定的僱員工作或教職,做些個人式的「哲學微推廣」,會比較明智而有保障一點。畢竟,創業不一定會成功,冒險也不一定會有所改變。
但是,不試試看你怎麼知道會發生什麼神奇有趣的事情呢?
- 1或稱「後抑制反彈效應」,就是「叫你不要看,結果你反而愈想看」的一種心理效應。
- 2我沒搞錯的話,他應該是翻譯《哲思之樂:乾癟的思考還是熱切的生活
- 3在此鄭重聲明,本人所受的哲學訓練主要為分析哲學,而〈推廣〉一文中的部份辭彙,例如「同質」、「異質」等,是我所不熟悉術語。如果有誤用的地方,那.....很正常,因為我是用猜的,哈哈!
- 4這笑話可以有個更進階的版本:要四個哲學家來換一個燈泡。一個在解釋說因為爬上階梯後就可以扔掉梯子了,所以他上次用完之後就把梯子弄丟了。另外兩個則在爭辯第一個人這樣做的道德正當性。第四個人因為天色晚了沒法看書,只好打電話給水電工,叫他來換燈泡。
- 5不過某些哲學學門的工作者可能不這麼想。比方說我記得在會議當天有幾位唸中國哲學的老人家(我不確定他們是學者還是學生,或者都不是),就振振有詞的主張只要透過落實傳統中國道德教育,就能解決包括招生不足的各種社會問題。內聖外王可以這樣用,真是開了我的眼界。
- 6在哲學中說某個東西是自明的,基本上算是一種學術自殺;不過還好我現在不是在搞學術。這邊自明的意思比較接近「看看台灣的媒體記者怎麼報新聞、看看我們的政治人物怎麼講話、看看那些名嘴怎麼樣議論,你認真覺得這些哲學思辯能力不重要嗎?」這個詰問的答案那樣的自明。
- 7如果你是基於「哲學諮商」有「病理化」哲學需求的傾向而反對這樣的用詞或專業,那我倒覺得比較有道理。
- 8導演李惠仁為此募資拍了一部紀錄片《「那些年,他們搞垮了公共電視?」之董事難產事件簿》,非常值得一看。
- 9通常取了名字就有感情了,不能隨便棄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