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去參加了台哲會與中哲會兩個哲學會合辦的〈台灣哲學教育的危機與展望〉這個活動,聽到了不少當前哲學界與哲學教育所面臨的危機與挑戰。許多前輩學者與同輩學生(包含雞蛋糕老闆)在場都直陳己見,提出了不少看法與解法來面對這些問題。我當天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主要建議學界把它們所面臨到的問題當作是亟須解決的社會問題來看待(而不只是學界自己內部的問題),同時成立一個獨立的、能長期營運的社會企業(social enterprise)來解決這些問題。
由於當天時間有限,我不好意思佔用太多時間來談自己的想法,談的比較簡短。雖然有獲得在場與會人士的一些正面回饋,但我還是很懷疑他們是否了解這個 idea,以及如何實現它的作法。下面的內容主要是我這陣子以來在思考的具體主張,紀錄在這裡。如果有路過的哲學家看到,能夠而且願意實現這些想法,歡迎大方取用。如果有人願意討論、甚至攜手合作,請在下邊的 discus 回應中提出,或者直接聯絡我也可以。
這邊先提醒你,本文非常的長,如果沒有做好長時間閱讀的心理準備,請不要看下去。
搶救哲學大作戰
〈台灣哲學教育的危機與展望〉這個活動具體來說就是個「搶救哲學」的論壇。與以往的學術論壇不同的是,它(終於)不談論抽象的學術內容,而著眼於學術社群所面臨的「哲學教育崩壞」這個實務問題。與會者多是教授、部門主管,學生不多,只有1/3 左右。沒有簡報,自由發言(除非離題太遠),把這個議題結結實實討論了將近4個小時。顯見此問題已經迫在眉睫,需要學者們把「點數」擺一邊,儘快找出對策。
論壇的名稱一如往常的文皺皺,實際上就是要解決這個主要問題:哲學系招生人數下降、哲學研究所更是沒人要去唸,部份哲學系所已經關門或者面臨關門危機,甚至會有關門的連鎖效應。面對這個問題,學者和學生各自提出不同的分析與解法。
問題的來源
教授們認為問題的來源大致有這些:
- P1:生源沒市場。社會(學生、家長、大眾)對於哲學教育的忽視與輕視,導致生源減少。
- P2:學生沒前景。也就是說,研究所畢業生找不到工作或者專業無法發揮,生活堪虞,學生無報考意願。
- P3:制度造成惡性循環。雖知問題存在,但主事的教授們被日漸窄化的制度綁死,年輕學者忙於升等、評鑑,避免中年失業,心有餘而力不足。
- P4:缺乏教材。市面上只有少數國人自己撰寫的哲學普及書籍與教材,不利推廣哲學教育與深耕通識課程。而就算學者不滿意教材品質,自己也因為制度不利哲普教材寫作而缺乏寫作動機。
- P5:中國因素。當愈來愈多的中國海外留學生返回中國任教,台灣哲學界的(相對)學術優勢不保,學生可能前往中國就學。
學生們的看法則是:
- S1:P2 (學生沒前景)為真。此外,哲學在學生有熱情推廣哲學,但生活困苦,對於推廣哲學教育一樣心有餘而力不足。哲學畢業生大概只剩下後者。
- S2:缺乏有力組織。雖然已經有少數學者、研究生憑一己之力,透過演講、辦活動、撰寫部落格來推廣哲學教育,但缺乏組織來集中力量與進行分工,效率不高,成效不廣。
- S3:學門排擠效應?推廣工作有和社會議題、運動結合替哲學界服務的社會企業的趨勢,但似乎僅利於批判性走向的分析哲學,歐陸哲學、中國哲學有被邊緣化的危機?
- S4:學界缺乏行動。講直接一點就是學界面對問題時都在打嘴砲,沒有實際作為。
可能的解決辦法
關於解決辦法,教授們和學生們的看法也不太一樣。稍做整理如下
-
兩者都很重視 P1,認為向社會大眾推廣哲學教育普及、向下(高中生)紮根的工作非常重要。
- 學生們提出的解法包括1.和書店合作,2.成立學者組織、根據學者的能力來分工,進行募款、製作哲普作品(漫畫、輕文章...)1 ,以及 3.發展大眾可能會感興趣的哲學子議題,如音樂哲學、武術哲學等等。
-
學者們提出的方法較為具體明確,可約略分為以下幾個方向:
- 以基金會的方式來募款、成立組織,提供畢業生就業機會。此單位的工作包括1a.以哲學角度快速反應社會議題來增加媒體曝光度。1b.發展文創產業,辦活動、販賣相關商品。 1c. 提供哲學與生命諮商。1d. 承接政府相關標案。這個作法也可以同時解決學生提出的 S1 與 S2 問題。
- 面對升學制度:哲學推廣教育中納入教導高中生撰寫作文、考滿級分的策略等等,增加家長和學生的接受度。2
- 媒體合作:包括投書平面媒體、製作聯合招生廣告、網路推廣(例如兩個哲學會共同推出哲普網站)等。
- 課程變革:從制度面下手,在課程中增加哲普課程,吸引外系學生雙主修或轉系;或者推動在高中課綱中加入哲學課程。
- 學科之間的科際合作:與他系合作,合開課程,擴大學生對哲學的認識。例如哲學+社會學、哲學+經濟學、哲學史溯源、大議題整合。
-
對於 P2 ,學生除了感嘆之餘並無解法。學者除了提出上述以基金會組織來提供就業機會的方法之外,還有提到一些作法:
- 大學評鑑已從關注學者成就轉向關注學生成就,學界必須儘快研擬出對策。
- 研究所課程設計加入應用哲學的部份,以例學生日後求職
- 擴大通識教育課程,提供研究畢業生工作機會
- 對於 P3 與 P4 兩個與制度有關的問題,學者多屬抱怨但並未有太多具體的解決辦法。倒是有學者建議說把撰寫哲普書籍做為升等條件之一,提供學者寫作的誘因。
- 對於P5,有學者建議可考慮多元招生管道,引進中國學生或雙聯學制。同時另有學者指出,國外教材本土化不足,學生多用中國廉價譯本做研究。學會可向教育部建議,在國教院下成立哲學名詞編譯委員會,改善教材品質。至於如何維持台灣優勢這件事,學者們則沒有定見。
- 學生和學者對於 S3 和 S4 皆無任何具體回應,也許是跟我一樣,不認為這兩者是真正的問題。
進一步的分析
綜觀前述的問題與對策,可以發現學生和學者在討論之中都比較重視 P1,也就是如何向社會大眾推廣哲學,讓大家認識哲學的價值,以增加學生報考哲學系和研究所的意願。其對策可以分為兩個向度:體制內與體制外。
體制內的對策就是企圖從改革目前的教育和課程制度,達到擴大生源市場的成果。包括說整合各哲學系資源共同招生、與其他科系合作開課吸引學生,在高中課綱中設哲學課、甚至是改變教授升等制度以多產哲普資源,以及修改大學評鑑制度以促使學校重視學生成就等等3 。然而,說老實話,我認為制度內的改革成效是極其有限的。一來是體制內改革的訴求對象主要是已經入學的學生,其母數就算擴大到其他科系,大概也不會比現有的人數多到哪裡去,在少子化日趨嚴重的情況下恐怕比現在多不了幾個人。二來是制度內的改革往往忽視一件學生、家長們最關心的問題:畢業生的出路(也就是P2、S1)。如果哲學系所的畢業生在社會上沒有專業發揮的空間,或者只有陪襯其他專業的餘地,就算有學生願意嘗試,家長們恐怕也不會樂見。
體制外的對策就是直接面對社會大眾,增加大眾對哲學教育之價值的認識,進而減少對哲學思考的忽視甚至排斥,獲得學生與家長的支持。其作法主要是成立基金會組織、舉辦哲普推廣活動以及透過媒體宣傳。和體制內對策比起來,我認為體制外對策比較有可行性與實質成效,尤其是成立基金會組織這個部份。這個組織不但可以替被制度困住的教授們分擔宣傳與推廣哲學教育的工作,也可以提供哲學系所畢業生工作機會,讓他們有發揮專業的空間(例如進行哲學諮商、從哲學角度對社會議題提出批判與建言),在社會上建立地位。不過,就算是如此,我認為這些體制外對策仍有著兩個不足之處。一個是對基金會組織的目的與功能尚無明確的定位,二是對於媒體推廣這件事仍停留在舊式的思維與想像中。
針對第一點來說,成立學院外的組織的確可以跳脫學院制度造成的困局,一方面可以提供工作機會,二方面可以用更靈活的方式來達到學院所做不到的推廣工作。然而,若缺乏一個更高的價值定位,我擔心,此組織最後會變成僅有工具價值的哲學界喉舌機關、公關部門,甚或只是個哲學畢業生待業收容中心。此外,在沒有明確界定任務的情況下,這個組織和現在兩個學會所扮演的角色有什麼樣的差異、功能是否過度重疊,值得深思。總的來說,這個組織的核心價值與獨立性,需要被認真看待。
針對第二點—也就是媒體推廣此工作—來說,多位與會者都強調要與媒體合作以及發展網路推廣的作法。然而,我很懷疑打廣告、投書媒體甚至與增加媒體曝光度等作法,是否真能讓社會大眾比較認識哲學以及哲學教育的內涵。尤其,若學者心目中想的「媒體」仍舊是電視+平面媒體這些對象,就更令人擔心會出現哲學思考淺碟化或品牌扭曲的結果。4
此外,雖然有學者和學生提出透過新媒體—也就是網路—來推廣哲學,但他們對新媒體的想像仍不脫架個網站、寫寫部落格文章、找學生拍 youtube 影片,達到增加各系知名度的成果。問題是,他們並未了解到「經營網路就是在經營一個媒體」這件事情的難度與深度。就我對哲學界數位化程度和內容經營現況的了解,學界在這兩方面的工作都做的非常不理想。網站通常缺乏專人管理與維護,不是託給學生變成兼職工作,就是要求辦公室不懂網路的職員接手。其結果要嘛是網站一閃即逝、改版頻繁,要嘛就是成為活化石、少有更新的平面廣告5 。若缺乏有組織、有編制的營運單位,從新媒體來推廣哲學的作法恐怕只會變成放煙火,吸睛有餘但缺乏累積,無法實質達到的推廣哲學教育的效果。
針對前述這兩個不足之處,我提出的建議是:我們要以解決特定社會問題的立場,成立一個獨立的社會企業,其核心價值是推廣哲學價值與哲學教育,以新媒體的形式向大眾報導哲學界動態,同時監督學界與相關政府單位。簡單來講就是,我們要創立一個以哲學為本位的獨立媒體企業。
這個想法有兩個關鍵詞,一個是社會企業,另一個是新媒體。下面我將詳細闡述它們的意義,並且顯示出我的建議和學者們所提出的解法有什麼不同之處。
社會企業
由於我之前在網絡行動科技待過一陣子,替不同的社會企業單位架設過網站,同時身邊有些好友也在社會企業任職,耳濡目染之下對社會企業的概念有些認識。在思考哲學界目前遭遇到的問題與解法時,就很自然的從社會企業的角度來設想。
社會企業(social enterprise)或社會創業(social entrepreneurship)的這些辭彙在這幾年頻繁的在各種媒體上曝光,但是對社會大眾來說,這些組織似乎就是指那些「要出來賺錢的慈善機構」或者「企業化管理的慈善單位」。在這種印象之下,羅慧夫顱顏基金會被當作是和慈濟一樣的單位,而公民監督國會聯盟或廢除死刑推動聯盟則被當作一種社會運動組織而被排除社會企業在外。從(語言)哲學的角度來看,這個結果就是因為對一個語詞所表達的概念認識不清而導致混淆了該語詞所指涉的對象。
社會企業的概念
什麼是社會企業?〈社會創業:定義與案例〉此文是我目前看過闡釋此概念最為詳盡的一篇文章。根據該文的分析,社會企業和一般企業一樣,都是有新創精神的企業家或組織在進行社會創業,也就是在存有機會的創業環境中,識別出並把握住創業機會,並產生出具體的成果。Steve Jobs開創蘋果公司、Fred Smith建立FedEx長途快遞公司,都是一種社會創業。社會企業和一般企業不同之處,不在於其創業動機、利益成敗,而在於本身的價值主張不同。一般企業家的價值主張預期是「以有支付能力的市場為主導的,並為其提供新產品或服務以此來創造利潤」,而社會企業家沒有這樣的預期,他們的目標價值是「對一個顯著的社會群體,增加或者給他們帶來利益」。社會企業家不排斥和一般企業家一樣從事盈利的事業,差別在於說社會企業家將社會利益放在組織利潤之前。根據本文:
社會企業家精神具有以下三個部分組成:
(1)找出一種穩定但欠缺內在公正性的均衡,這種均衡導致那些缺乏金融手段或政治影響力的人群被社會隔絕、邊緣化或者遭受苦難;
(2)在這種不公正的均衡中識別出機會,提出社會性的價值主張,產生靈感、創造力、直接的行動、勇氣和毅力,並挑戰現狀;
(3)鍛造出一種新的穩定均衡,釋放出目標群體被壓抑的潛力,減少他們的苦楚,並通過後來者的模仿以及圍繞這新均衡而產生的穩定的生態系統,確保目標群體、甚至整個社會得以擁有更加美好的未來。
據此,在創辦小額信貸來協助窮人翻身的穆罕默德•尤努斯是社會企業家,但富可敵國的 Jobs 不是;創辦日舞學院與影展、培育獨立導演與製片人的導演勞勃•瑞福是個社會企業家,但華納電影公司的老闆則否。
另一方面,社會企業也不同於「具有社會價值的行動」:包括為社會提供服務的機構以及社會行動家。為社會提供服務的機構—比方說,孤兒院或收容機構—不同於社會企業之處在於其組織與規模。前者雖提供社會服務,但受限於資源與願景,僅能服務局部的當地人而無法引起社會仿效,達到社會企業所要求的「新穩定均衡」。社會行動家—例如領導社會運動的馬金路德或甘地—和社會企業家的願景(達到新的社會均衡)常是一致的,但是在採取的行動上有所不同。前者的行動是間接影響利益相關方來達到訴求,比方組織公會、發動罷工、抗議政府甚至參政等。而社會企業則是對他們所關心的社會群體採取直接行動,像是貸款給窮人、培力(empower)弱勢團體。
著眼於推廣哲學的社會企業
整理一下前述關於社會企業概念的闡釋,可以得到幾個重點:
- 社會企業是社會創業的一種,和一般企業一樣,重視在社會環境中找出需求並把握機會,促成改變——也就是打破現有的均衡狀態,促成一個新的均衡狀態。
- 社會企業不排斥盈利以達到組織的自給自足。和一般企業不同之處在於,社會企業更重視社會利益,將社會利益擺在盈利之前。
- 不同於具社會價值的行動,社會企業的目標是要達到一定的組織規模和長期經營,在社會上引起仿效;在行動上則是對他們所關懷的團體做出直接的行動。
了解了這些重點之後,大家應該就可以約略了解為什麼我對學者們提出創立基金會的主張懷有疑慮,並且主張要以社會企業的方式來打造一個獨立組織。
從社會企業的角度來看,創立為哲學界服務、宣傳的基金會組織雖然的確可以達到提供畢業生就業機會、推廣哲學教育的目的,但是其定位不脫為「為社會提供服務的機構」。在組織規模沒法擴大的情形之下,最後可能變成機構下的附屬單位,或者是其服務對象並非真正有需求的群體(例如在服務教授,而非畢業生)。就此而言,我強調組織的獨立性與規模,而其獨立性來自於組織是否有更高的中心思想與價值。
一個作為社會企業的哲學組織,它的中心價值可以是什麼?就看它要打破什麼樣現有的均衡狀態,想要促成什麼樣的新均衡狀態。
哲學界在討論他們現在所面臨的困境時,常把問題歸咎給社會大眾不了解哲學思考的重要性、輕視哲學教育,對哲學專業有著迷思等等,以致於學子不願甚至無法報考哲學系所,導致後者的關門危機。然而,我認為,學界沒有搞清楚的一件事情是,哲學系關門事小,哲學教育不足或失敗才是大事。前者嚴格來說不是一個社會問題,其利害關係群體(哲學教授)又相當少,哲學系關門如果是一種社會損失,老實說,可能和關掉某個夕陽產業一樣:有點可惜,但整個社會不會太痛。重點在於:哲學界得體認到說,如果教授們都被逼著在忙著積點數和搞會議,反而在普及與推廣哲學的這件事上長期缺席,那麼哲學系關門對於推廣哲學教育這件事本就影響不大——因為反正就沒在怎麼推廣了,單位關掉也沒差多少。哲學界必須認清真正的社會問題是什麼,而不是把自己的生存問題當作是社會問題來處理。
我想指出的是,多數的哲學系所教授與學生都了解哲學教育的價值,也能預見如果一個社會缺少了哲學反省會變得如何糟糕、要有哲學思考才能夠打造理想社會這些事情。這些也本就是哲學界的中心價值之一。現在的問題是,教授們困於學制,分身乏術;學生們怨歎生活拮据,被綁在學校的助理工作中;畢業生則苦於職缺稀少,只能一樣側身其他學術單位,從事博後、專案的工作。在大家都被困住的情況下,只有少數熱血、不計代價的人,願意從事哲學的推廣教育,而這些人的努力往往也不為學術單位所重視、肯定。其結果當然是一個惡性的循環(均衡狀態):不管哲學界的學術成果多好,大眾也不了解、欣賞,反而只看到學生和畢業生在理想與現實間掙扎求生,最終從事與專業無關的工作,結果自然不願讓自己的子弟報考哲學系所或從事哲學工作。
我心目中所要創立的社會企業,就是要能夠打破上述的均衡狀態,促成一個新的均衡,也就是一個正向的循環:成立一個獨立的、以「推廣哲學教育」為中心價值的組織,讓哲學學生和畢業生發揮所長,進行推廣工作,從而破除大眾對哲學的迷思並增加他們對哲學的認識與欣賞,同時讓這些哲學工作者獲得值得社會尊敬與肯定的地位,最終讓大眾肯定哲學工作的重要性與價值,帶動生源市場的擴大。我認為,當我們能夠以有組織、有系統的方式來讓哲學工作者們團結一心的推廣哲學教育時,哲學普及工作便能走出個人或小團體單打獨鬥、咬牙苦撐的情況,進入社會企業的層次。這個企業所關懷的對象,是哲學學生、畢業生與學術圈外的哲學工作者(或許可以納入學術界中處境最差的兼任講師與兼任助理教授),以及對哲學有興趣但缺乏機會認識哲學、受哲學訓練的社會大眾。它對於這個社會群體的直接作為,就是組織已經有一定專業程度的前三者,以專職的方式對後者提供報導、教育、諮商,以及基礎訓練等服務。
資金來源:群眾募資
成立組織,除了人才,另一個必要的條件就是支持組織運作的資金。在討論成立基金會所需的資金來源時,學者們建議可以從以下的管道取得:
- 企業
- 政府單位
- 哲學系所向校友募款
- 學會向會員(學者)募款
就我的看法,向政府單位募款的作法最不理想。因為,只要你待過學術單位就知道,政府部門效能低落,申請經費手續一大堆,撥款往往拖拉時程,往往把取得一小筆錢的過程搞得和發射火箭上太空一樣困難。向企業募款相較之下雖比較容易,但也沒有好到哪裡去:企業為何要贊助一個對他們獲利沒有直接關係的哲學性組織呢?(會不會又有電子工廠老闆跳出來問說:「哲學可以當飯吃嗎?」)除了可以減稅、增加企業知名度之外,我想不到什麼動機。然而,在組織草創階段,由於自己都沒有知名度,在同樣可以減稅的情況下,企業比較有可能將資金投入其他知名單位,所以可想見組織能獲得的企業贊助恐怕不多。我認為向企業募款這件事,應該是組織站穩腳步、有一定營運成果之後再做的事情。
向校友和學者募款,對哲學單位來說是自然不過的事情。可是,一來這兩者都是利害關係人,捐款的動機恐怕多了幾分人情壓力,能否長期支持也是未知數。二來這兩個群體小的可憐,能發揮的募集效果恐怕相當有限。
以上的方法當然都可以嘗試看看,不過我認為目前最理想的資金籌措方式就是群眾募資(crowdfunding)。不知道是不是學者們和網路、公民運動脫節太久,他們都沒有想到最近開始流行、也實質在各種運動中發揮效用的群眾募資或者小額捐款。根據維基百科的界定,群眾募資「或稱群眾集資、群眾籌資,簡稱眾籌,是透過網路平台展示、宣傳計畫內容、原生設計與創意作品,並與大眾解釋讓此作品量產或實現的計畫。有興趣支持、參與及購買的群眾,可藉由「贊助」的方式,讓此計畫、設計或夢想實現。」最近成功募得營運經費的沃草案例以及許多成功的群眾募資案例,都顯示出有理念的計劃或組織是可以得到大眾支持而實現的。
我認為,在這個社會企業草創時期,可以透過群眾募資的方式進行初期資金的募款工作,等到組織創立之後,則可以透過線上小額捐款的平台來吸引與組織願意長期捐款的贊助者,獲得穩定的長期營運資金。我相信,這個作法比直接向校友、學者募款來的好:群眾募資的捐款者是因為支持計劃的「理念」、而不是因為他的「身份」而捐款的。把校友學者和群眾一視同仁,解消了前者的壓力,也讓他們更能夠訴諸「價值」而非「身份」來影響身邊的親朋好,加入捐款的行列。
群眾募資不僅是組織獲得資金的一種方式,它同時也是一次公民投票:社會大眾用他們付得起小額捐款作為選票,選擇讓某個理念得以落實。如果推廣哲學教育這個理念真的有哲學學者與學生所認知的那種高度價值,他們就該無懼於風險,勇於向大眾發聲、尋求支持。就算是失敗了,也是一個能夠讓學界好好反省敗選原因的契機。反之,老是想著跟本來就有錢但不是很在乎理念的政府或企業要錢,就不是一個太健康的作法。
新媒體與哲學
由於這個社會企業的核心價值是推廣哲學教育,我們的眼光除了擺在「教育」上之外,更要著重「推廣」這件事。要在社會上推廣一件大家本來不太關心的事 情,最有效率的方式往往就是透過媒體;而這也是為什麼學者們都會強調「與媒體合作」這件事對哲普教育的重要性。然而,如我在前面提過的,這些想法多是對舊 媒體效能有一廂情願的想像,同時忽視或不了解新媒體的崛起與潛力。此外,學術界一向以來只注重發表期刊文章或專業書籍,沒有思考如何將這些轉業成果「轉 譯」成學生與大眾能夠了解的內容,更遑論能用新媒體的方式—網路文章、影片、動畫、互動式app—來推廣哲學教育。在缺乏合適媒介的情形之下,學術界的產 出只會成為一堵高牆,把大眾、甚至學生隔離在外,也把自己困在裡頭。
因此,我主張一個能夠推廣哲學教育的社會企業,必須首先是一個 獨立的媒體組織。這個組織的成員是由受過專業訓練的哲學工作者所組成,能夠理解艱深的哲學議題和理論,並將這些內容轉化成社會大眾可以理解與接受的資訊。 作為有別於傳統媒體的組織,它可以避免像傳統媒體因為市場導向而生產媚俗內容,而是可以提供深入而高品質的報導、觀點與議題,免於淺碟與平庸化的問題。這 個媒體要能夠成為學術界與社會大眾之間溝通的橋樑,以更為靈活和先進的方式來報導、呈現學術界的產出、活動與對社會議題的獨特觀點,讓大眾了解到底學術界 (拿納稅人的錢)在幹些什麼事情、是否真有價值;另一方面,則可以為學術界提供社會性的研究與調查,讓學界了解這個社會關心什麼樣的問題、可以從哪些需求 上面開創新的哲學論點。當然,作為一個獨立的媒體,這個組織要有能力從客觀的觀點來監督學術界的發展,使各種資訊得以公開受人檢視,避免成為學術界的機關 報或公關部門。如此,這個社會企業才能受人尊敬,獲得社會的信賴與肯定。
新媒體不等於架網站
本文的另一個關鍵字是「新媒體」。就像「社會企業」一詞一樣,學界對「新媒體」所代表的事物大概只有一知半解的程度,而這點從各哲學單位的網站建置與營運方式就看得出來。就我架設過幾個學術網站的經驗來說,可以講哲學界不是不重視新媒體的推廣,只是部門主管對新媒體的了解有限,策略保守導致投入資源不足,發展落後甚至無效。以下歸納出幾個常見的迷思和作法:
- 以為在網路上推廣哲學,就是替自己的單位架個官方網站,把文件、檔案全都丟在網路上,大家就會來閱讀、下載,和使用,完全或幾乎不在乎 SEO。
- 不在乎網站的外觀、UI與品牌設計,只在乎有就好。
- 把資源全都投入架站,但是沒有編制人力或者只用兼職人力去維護網站,造成斷頭或少有更新的後果。
- 網站如果被駭或太舊,就像重灌作業系統軟體一樣,砍掉重練。
- 好一點的單位會試著在文字內容之外,放上學術演講或授課的錄影影片以及學生自製的活動影片,但不在乎影片品質。
- 在社群網絡,如 FB 或 Twitter ,上建立粉絲頁或帳號,但只有單向傳播,當成廣告頻道在用,無力經營社群。
- 官方網站和社群網絡之間沒有橫向連繫,最後變成兩個平行世界。
用這些方式來經營新媒體,希望達到向大眾推銷單位知名度或推廣哲學教育的目標,基本上是緣木求魚(不把品牌搞壞就很好了)。由於不了解新媒體的運作方式與發展潛力,自然不會知道要怎麼去運用這些東西來進行長期的品牌經營。
首先,如果要了解我這裡所講的新媒體是指什麼,可以參考維基百科上的詞條,裡頭有相關的抽象定義與解釋。簡單來講就是指
網際網路上的第二代媒介,發端於20世紀末,興盛於21世紀,譬如部落格、優視網、推特、聚友網、維基網等,其主要特徵是沒有自上而下的控制,資訊的消費者也是其生產生,使用者產生內容等。相對於報刊、戶外、廣播、電視四大傳統意義上的媒體,新媒體被形象的稱為「第五媒體」。
當學界的教授們還在思考是否要集資買平面媒體或電視廣告來進行宣傳的時候,他們的學生早已經透過經營自己的部落格、討論區、Youtube頻道、FB粉絲頁或 Google+專頁,建立起自己的新媒體平台,和世界互動、經營社群了。年輕的數位原生世代習慣、重視都是新媒體提供的資訊,忽視甚至鄙視舊媒體的單向傳播,若學界仍在用「打廣告」的思維來從事哲學教育的推廣,那肯定是沒什麼用。要使用新媒體來打造一個屬於哲學人的獨立媒體,就必須先了解新媒體的運作方式。
新媒體的特色
新媒體的一個重要特色,也是許多人唯一注意到的特色是:資訊發表和流通的門檻很低。在數位化的年代中,不需要雄厚資金與昂貴的設備,甚至不用架設網站,就可以在許多網路平台上建立網頁或傳播頻道。然而,和一般人想像不同的,資訊發表的門檻低,不代表你可以不在乎資訊內容的品質高低。正是因為發表門檻低,網路上充斥著各式各樣、多到看不完的資訊,使用者對資訊的注意力變成了內容生產者所欲爭取的稀有財。要在這種資訊氾濫的時代中讓使用者注意到自己發出的資訊,其內容一定要有相當的品質,更新的速度要有一定的節奏,才能長期吸引到使用者的注意力。舉例而言,國內大學目前在網路上也有推出開放線上課程的網站,然而其品質和國外的同類型網站比,其品質就是差到不忍卒賭(相關的批評我在這裡提過了)。影片拍了、放上網路了,不代表就有人會看或者他能看到你想要他看的部份。不投入資源在影片後製和剪接上、拍攝時不懂做視角切換,收音品質低落,做出來的成品是無法受到從小看電視長大的年輕人的青睞的。
新媒體的另一個特色就是,資訊提供者和資訊使用者有著雙向的互動關係。我這裡不用「閱聽者」而用「使用者」這個字來表示網路資訊的接收方,一個理由就是,新媒體的內容來源不只是資訊提供者生產的,內容的接收方往往也是主動的內容生產者,而不是傳統媒體定義下的被動「閱聽人」。對部落格文章的回應、對產品給出評價、提出不同觀點,要求改善服務品質,在論壇中倡議變革......等等,是現今新媒體受眾常見互動方式。這些回應、評價、倡議,和資訊提供者所發表的主文、產品資訊、影片等,構成了一種新穎的、流動性的內容,讓關注同一個資訊的使用者(包括作者)不斷流連其中,形成新的刺激。經營社群、照顧使用者的心理需求,不僅是新媒體的一個特色,已是經營者得負責的一個主要任務。要透過新媒體來推廣某種資訊?你做好隨時回應使用者的準備了嗎?
所以,在網路上推廣哲學(或任何東西),不是網站架好了事情就結束了。單位更需要在內容製作上投入資源,才能穩定的產生出有品質的內容,吸引使用者的注意力。光這件事,就不是找兼職人力或志工就可以完成的。同樣的,要在線上與使用者發展快速而長期的互動關係,也不是找隨便找個學生或助理就能夠搞定的事情。在這個社會企業中工作的人必須體認到一件事:他們是以扮演專職媒體(而非公關部門)的角色來推廣有品質的哲學普及工作,在打造媒體品牌這件事情上是不能打折扣。
獨立的哲學新媒體
講了這麼多關於社會企業與新媒體的事情,我心目中想要打造的哲學新媒體組織是像什麼樣子的呢?首先,讓我們看一下運用新媒體來推廣哲學的現有案例,讓大家有些具體的概念。不令人意外的,它們都是國外的例子。
Philosophy TV
Philosophy TV 是個美國的影音網站,編制看來只有4個人,專門拍攝與製作以哲學思考為主題的影片,放在網路上讓大家點閱。常見的的作法是找兩位哲學家透過線上的方式對談,根據各自的專業而對某個議題提出論辯與攻防。網站將這些論辯透過DV或網路攝影機拍攝下來,以分割畫面的影片來呈現這個討論過程。這個網站定期產出這類型影片,讓大眾得以了解「搞哲學是怎麼一回事兒」,也讓學者和其思辯能力有面向大眾的機會。除了製作學者議題論辨的內容,他們最近也開始朝哲學研究生、甚至大學生下手,讓學生們有機會「上電視」討論議題,甚至討論自己的作品。
這個網站所討論的議題是不是那種聽起來就很無聊、很學術的那種東西呢?看看最近的一些議題:意識與道德責任、論藝術的定義、自由意志與道德責任、情緒的表徵論......這樣吸引不了一般人的好奇與興趣嗎?我相信,如果他們能用中文來講或上個中文字幕,一定能獲得許多華語使用者的點閱。
在媒體的呈現上,這個網站不是拍了影片放上網就算了,還細心的做了每場討論的重點摘要,甚至把重要論點的時刻都標示出來,讓使用者可以快速查找。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他們或許因為無法對付網路臭蟲(spam)而關閉了讓使用者線上發表回應的功能,只能上影片的 Youtube 網頁去回應(但不是每部影片都有上傳到 Youtube)。
iai TV
iai TV 是一個英國的非營利組織 IAI (The Institute of Art and Ideas, 藝術與理念學院)旗下的影音頻道網站,製作以哲學、科學、政治、藝術等為討論主題的高品質影片。這裡我們著眼於哲學的部份。它有點像學術界的TED,但是沒有那麼多的包裝、影片長度也較長,討論比較深入。他們專找知名的、有學術成就的(主要是英國)哲學家出來談最新的哲學理論或論辯。有時候以問答論壇(panel)的形式來呈現,每個議題都有一位主持人,邀請三到五位的學者一起到場討論,有時候是跨海連線到國外的哲學家一同討論。這些討論不是隨便講講就好的,光是主持人就得有一定的學術底子,才能用好問題引導學者們的討論。認真看的話,學習效果甚至會比一般的線上課程還要來的好。
議題的部份,在哲學頻道下有區分3個子類別「心靈與心理學」、「倫理與宗教」以及「形上學與語言」。不要看這類別很學究的樣子,他們議題其實都非常的有趣,例如討論宿命、自由與腦神經科學,或者探索世界的邊界:哲學中的語言轉向;甚至有點前衛,比方說討論哲學家們的性生活(講誰、講誰?)!整體而言,議題比較廣泛而且具話題性。
在媒體呈現上,iai TV 的影片品質較高,不過不像 Philosophy TV 一樣有提供每個議題影片的文字摘要與分析,僅有主題與講者的簡介。iai TV 在與使用者互動上,可以直接在網站上發表回應,也有比較完備的社群推送功能;網站整體來說做的也比較有品質,看的出設計功力。
台灣的哲學獨立媒體
我心目中的哲學媒體,至少要做到像前述兩個網站那樣,不僅能穿透到學界中、搭起學界與大眾之間的橋樑,還要能引領話題,讓人「實質有感」哲學思辨可以是一件很酷又很有深度的事情。6
目前,我對這個媒體的任務規劃如下:
-
製播有品質的哲學主題影片,包括:
- 直播或轉播國內學界中與哲學有關的學術活動,並派有相關學術背景的報導人與會,撰寫深度文字報導。
- 以對談或論壇的形式,安排學者或學生們討論哲學問題以及重要的社會議題。
- 訪問學者與學生,讓大眾了解他們的學思歷程。
- 請國外留學生介紹國外哲學動態
-
收集學界重要訊息,包括:
- 學術新聞稿與活動公告
- 各單位每學期的課程資訊
- 國內師資人才流動
- 國外哲學動態
-
社論與專欄
- 請有意從事哲學寫作學者或學者擔任部落客,定期撰寫專欄文章。
- 成立社會議題快速反應小組,以社論形式對社會重大議題提出批判、反思或建言。
- 製作專題報導,對重要的議題進行深入討論,訪問不同學者的意見與看法
-
舉辦哲普推廣活動。除了一般的演講、座談的形式之外,還可以有
- 經典影片賞析
- 小劇場演出
- 哲學嘉年華會
- 桌遊競賽
- 跨領域異業結合實驗室
-
出版品
- 每週發行電子報
- 哲普專書長期寫作計劃
- 翻譯國外哲普書籍
- app開發
- 發行文創商品
根據這些規劃,這個媒體組織除了哲學工作者之外需要具有以下專業能力的人才:
- 企業組織與規劃
- 媒體採編與報導
- 影片拍攝與後製
- 活動設計與執行
- 網站建置與管理
- 商品設計與製作
這個目的在創造新均衡的社會企業能否實現,就看是否能備齊這些人才。不過我想哲學界臥虎藏龍,學生都不務正業多才多藝,要找到有這些能力的學生、畢業生,應該不是什麼難事。重點反而在於,能否說服他們放下對學術成就的單一想像(當教授),共同來實現推廣哲學普及教育這個(真正)有價值的理念。
結語
就跟你說過這篇文章非常的長吧!
用三句話總結一下文章的重點:哲學界目前面臨招生不足的關門危機,其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哲學普及教育不足與就業環境不佳導致生源市場縮減。我對這問題的看法是,要把哲普教育不足和學生就業困難當作重要的社會問題,並成立一個社會企業來解決這些問題,間接解除學界的生存危機。而一個可以同時解決前述社會問題的社會企業,就是一個獨立的新媒體組織,由哲學工作者組成,透過報導與推廣哲學教育的工作,落實「讓哲學思辯普及於社會」這個核心價值。
你若有耐心看到這裡(跳著看不算),可能表示你也關心文中所提出的問題和對策。基於從開源碼社群那邊學來的精神,我非常歡迎任何有能力的人取用前面提出的想法,用自己的方式來實現這樣的社會創業。甚至說,你的目標並不是在推廣哲學,而是在推廣文學、社會學或其他有價值的事情,也一樣歡迎。
只是說如果有這麼剛好,你也對哲學、社會創業與經營獨立媒體感興趣,只不過缺乏共同創業的夥伴,那麼你可以考慮讓我加入你的行列。(你可以透過回應或網站表單直接聯絡我)
- 1學生們因為S1而寄望學者們可以出面做事,但顯然忘了學者們自己也受困於 P3
- 2我不確定自己有沒有聽錯,但聽來像是在主張說哲學系出來開高中補習班?
- 3我認為後三者的實現機會遠遠低於前兩者,而就算能夠實現也是緩不濟急。
- 4我這邊說淺碟化的意思是,在播放時間與版面空間有限的條件下,以哲學角度來論述的觀點勢必受到壓縮,甚至會因為要遷就大眾意見市場而在產出平庸的內容。不過說實在的,平面媒體上500-1500字的意見投書,能顯示出多少意見深度與辯證過程?有深度但不討喜的內容,媒體又會刊嗎?
- 5前者的結果就是無法累積品牌效益以及造成資訊混亂;後者更糟,直接搞砸品牌,留給大眾該單位已經「僵死」的印象。
- 6台灣的家長們看不懂就算了,如果連高中生看了都不覺得哲學很酷,那就甭想藉此來推廣哲學了。